“防控疫情我必须回去,我马上到”!话音斩钉截铁,铿锵有力,简短的两句话穿透出坚定和执着,放下电话,他已开车上路了……
他是关玉峰,梅里斯达呼店法庭庭长,得知全区和法院防控疫情形势紧迫、人员紧缺的情况,他急匆匆从乡镇法庭赶回单位前来领命。提起关庭长,同志们仿佛看到了他的笑容,笑的憨憨厚厚的,微笑着接受工作任务,微笑中流露着宽宏大度,微笑后高质量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毫不含糊。
他是承担最晚一班的站岗人。任务是防控辖区富源名苑小区的疫情排查,控制人员出入,进行过往登记,贯彻传达执行防疫规定以严格把守。法院志愿者每天三人一组轮流值守,他考虑到女同志深夜上岗的难度,主动承担了最晚一班的值守,经常是早来提前接班。从疫情防控以来,他大多时间是在黑夜中站岗,无论寒风还是飞雪,一直在坚守 ,寒冬到春暖的岁月,广袤的夜空和零散微弱的星光伴着他度过一个个随疫情形势变化紧张而又忙碌的夜晚。
他还是路途最远的守护者。守护卡点离家最远,路途最远,每天开车从相距几十公里的乡镇赶来,23时下班后,再开车返回居家所在地达呼店镇,每次到家都是半夜、后半夜。有一次开车与刘庭长返回途中,时值疫情防控初期对车辆最严格管控阶段,警车出现了故障不再前行,路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辆车,四周空空如也,只好打电话将情况告知单位等待救援。漆黑的夜里,公路上因没有了往日喧嚣和过往车辆显得更加空旷,水泥路面在车灯的照射下白晃晃地飘向远方,疫情侵袭掩盖了世上一切美好的颜色,疫情笼罩下的生存环境全是冷色调,让人倍感凄凉和阴冷,关庭长更加坚定了抗“疫”的决心,更深刻地体验到了自己的工作和付出是如此的有价值、有意义。“救援”到了,故障的车辆是不行了,关庭长和刘庭长、司机王志安三人硬是凭着顽强和坚韧把车推回了法院,个个汗流浃背,气喘吁吁,浑身瘫软,再回到家时已是凌晨2点多了。
第二天见到关庭长,仍然满脸洋溢着笑容,从未提及昨晚的经历。当有人问起他这么远来回跑如此而已辛苦,让单位安排别人时,他说:“疫情防控,个人都尽一点力,咱区就会多一份安全”。他选择了默默坚守着,从不计得失,不计报酬,不讲任何条件,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法官的初心和使命。
有一种责任叫担当,有一种信念叫坚守,有一种行动叫忠诚!在看到看不到的每一处战“疫”角落 ,他都在为驱散疫情迎接胜前行。我们想对关庭长说,你飞雪迎风毅然站立的身影,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