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汇报的题目是扎根黑土把司法温暖送进百姓心间。
我叫祝颖,1974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法学学士学位,现任区法院民事审判庭副庭长,199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立案庭、达呼店法庭、民事审判庭工作,自工作以来,我以公正司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始终坚持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并重的原则,在审判过程中做到正确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实现。
我认为,作为一名人民法官,首先要有一个为民的情怀、一颗甘于奉献的心、成为一名法律的宣传者。我时刻牢记司法为民宗旨,扎根基层,廉洁司法,为辖区的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25年来,我审结的各类民事案件,无一责任错案、无一信访案件,忠实履行了一名人民法官的神圣职责。
一个为民的情怀
2015年我被诊断为大动脉炎,每十万人仅有0.4到2.6人的发病率,确诊后,医生说有可能要截肢,我当时就傻了,回过神以后,我说宁可死也不截肢。经过漫长的与病魔进行抗争的过程,我明白一个道理,表象是我的身体有病了,其实是我的心有病了,必须迅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否则等待我的就是可怕的截肢。自从2015年12月份确诊,我每三个月需要往返北京复查一次,经过一年多的口服用药未能控制住病情,我于2017年7月份开始每一个月需要住院治疗一次,从开始到现在吃了多少药已无法记清,现在需要终生服用激素和其他药物维持。时至今日我需要每年住院复查治疗一次。经过15次的住院治疗,留下的后遗症就是站立时间久了,或连续走路、爬楼梯小腿就会针扎一样的疼。2018年3月,我返回工作岗位,于2020年3月成为民事审判庭的一名员额法官,我用半年时间就审理100余起民事案件,结案率达97%,并且每起案件能做到案结事了,达到了当事人“胜败皆服”的良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今年的3月13日,齐齐哈尔公共频道播出了一期题为《意外之殇》的法庭内外节目。那是2020年的11月份,一位年过半百的老妇人打来电话,执意要见我一面,我问她是否有案件在我手里?她说:刚立完案在系统里看到案件分到了你手里,是关于雇佣劳务赔偿纠纷案件。我放下手中的工作,接待了她,刚一见面,老人就哭了,她说:她的老伴王某62岁,因为家境不富裕,为了给家里增加一份收入,王某于2019年被某公司雇佣为环卫工人,在从事清扫工作中,因为重大过失与轻型货车相撞,经抢救无效死亡。经交警部门认定王某承担主要责任。对方司机承担此次要责任。双方经私下协商,肇事司机赔偿王某家属30%的经济损失。此后,该王某的家属多次找到王某生前所雇佣单位协商赔偿事宜,均未得到解决,无奈起诉到法院。死者王某的家属认为,王某雇佣单位应承担剩下的70%的人身损害赔偿金。老人哭着说:我老伴死了,我也活不了了,全家的希望都没有了,家里还有八十多岁的公公和婆婆,全家的生活来源就靠王某打工赚钱来维持。我听完老妇人的哭诉,第二天就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然后我和书记员一起去了原告的家中,进屋就看见王某八十多岁的父母躺在炕上,他们见到我就哭着说:“我儿子没了,以后我们可咋整”。见到此情景,我当即决定,此案要依法快审快结。以尽快解决他们一家人的生活窘迫。我回到单位后立即联系被告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否同意庭前调解,起初,被告单位的领导对我比较抵触,在他的角度认为我有些倾向原告,看出他的心态以后我就领着他去了原告的家中,让他看一看原告现在的生活状况,以增加他的对原告的同情和社会责任感。经过我与被告几次沟通和释法明理,被告逐渐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并同意对原告进行合理的经济补偿,当时双方当事人在赔偿数额上有很大的差距,原告起诉要求被告赔偿各项经济损失42万余元,被告只同意补偿10万元的经济损失,这样,我又找到被告单位的领导,引导他换位思考,如果那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是我们的父母或者是我们的亲属,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更加的难过,心疼他们。后来被告的领导说,我同意增加赔偿数额,祝法官,你的耐心感动了我,开始是我误会你了。被告的心结打开了,本案的调解也就有了希望。这样经过几轮的释法明理,原被告双方的赔偿额度差距越来越小了,最终被告同意赔偿原告各项经济损失24万元,承担部分案件受理费。并于2020年12月20日一次性给付原告。至此因一起交通事故,一个案件,一份理解,多次暖心的交谈,结束了此案的审理。历经30多天的四轮调解,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我自己欣慰的是,原告一家因失去亲人的痛苦终于可以得到了抚慰。通过此案的调解过程我认为:“法官要捋顺的不仅仅是案件 ,还有人心。”百姓的心暖和了,案子自然就解决了。
一颗甘于奉献的心
2020年,新春伊始,当人们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时,新冠疫情突然而至,面对每日上升的感染人数,一时间人们感到了茫然和恐慌,为了响应党组织的号召,每位党员需要下沉社区防疫站岗,我在梅里斯值守了一个防疫岗后由于市内的交通管制,住在市内的干警无法进入梅里斯区进行值守。我院党支部号召家住在齐市内的干警以家庭住址为标准,在本社区值守防疫站岗,我接到通知后主动与我所在的万达社区取得联系,到社区报到,接受临时党支部的统一安排。在志愿者工作群中,我发现有很多志愿者是公安部门的人民警察,他们白天、黑夜连轴转的工作已经很辛苦了,晚上还要防疫站岗,我便联系社区临时党支部书记,请求给我多排班,让警察志愿者多休息,他们随时会有更加艰巨的任务需要处理。我所值守的小区人流较大,需要在小区门口协助社区工作人员做好出入小区的车辆,人员登记等工作。以多种方式逐小区逐栋楼宣传新型肺炎相关防预知识,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减少居民群众的心里恐慌。劝退居民不必要的出行,避免小区内居民聚会。还要发动身边的家人,从自身做起,遵守社区统一管理。真正做到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记得我在梅里斯交通楼防疫站岗的那天,因新冠疫情来的太突然,我们当时防疫站岗没有移动板房房,没有取暖设备,只能用自己开的取暖,我在2019年11月份第十五次住院治疗出院时,医生的医嘱让我注意保暖,所以站岗的时候穿了两条棉裤,两个羽绒服,白天还好,到了晚上刺骨的寒风真的很难坚持。站在外面冷了就回车里发动车暖和一会。当时因为小区的居民对新冠疫情不够了解,对于我们限制居民出入不理解,经常发生居民对我谩骂和嘲讽,我只好和他们耐心细致的讲解。第一天站岗从下午2点到晚上9点,连续七个小时不吃不喝,晚上六点多小区居民给我送来热水,送来热乎乎的饭菜,我的心里暖暖的,看着他们关爱的眼神,我觉得在这个时候,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晚上9点下了卡口,我开车从梅里斯回齐市的路上一辆车也没有,漆黑一片,心里真的有些害怕,盼着快点到嫩江桥上的卡口,因为那里有执勤的公安干警,看到他们也能为我壮壮胆,我到了公安卡口以后,摇下车窗出示证件的时候,看到每位执勤的警察在寒风中站立的身影,发自内心的向他们说一声:辛苦了,有你们真好!到家后,摘下口罩的那一刻,楞住了,因为连续7个小时戴口罩,脸上勒出深深的印痕,但我感觉这是一道印痕给我带来的是快乐,因为我付出,我快乐。我当时是下沉到万达社区,有一天我们小组的党支部书记巡查各个卡口回来后边走边哭,经询问才知道,她看见社区的一名同志戴的口罩已经连续戴七天没有更换,外面已经脏了,书记又心疼又着急,更为大家的健康担心。在当时,口罩是急缺的防疫物资,我下岗回家后联系了远在国外的亲属,让他从国外给我邮寄了50个口罩,几经周折,我终于收到了口罩,当我把这50个口罩送到小组书记的手中时,她感动的哭着说;“祝,你自己有口罩吗?你的身体不是很好,免疫力低,一定要做好防护”。我为组织做的小事都是微不足道的,看着防疫卡口的值守人员能有口罩戴才是我的欣慰。我代表的不是我自己,而是我们梅里斯法院这个团结、有爱的集体,所以一定要发扬法院人的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光荣传统!一定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绽放出共产党人不一样风采。
2020年4月份,疫情还未结束,我们法院采取网上立案,网上办案,我利用微信18天审结一起民事案件。
2020年4月15日,一名当事人将一面写有:“服务热情素质好,办事认真效率高。”的锦旗送到我手中,并送上一首感谢诗。
飒爽巾帼刚且柔,
一身正气显威严。
细语春风唤正义,
清正廉洁气如虹。
这位当事人最后还是用朴素的语言说:“第一次见到祝法官时,看着文静、娇小的身躯,直觉认为,我的钱肯定没有希望了。他和我说,被告欠他的化肥款已经五年了,现在因为找不到被告,他很绝望,希望能走公告程序。”我说,走访一下再决定是否走公告程序,我们要穷尽所有的送达办法,再做决定。这样,我联系被告户籍所在地的村委会主任,两次去被告户籍所在地耐心细致的走访、终于找到了被告的亲属,通过被告的亲属与他通话并加了微信好友,因被告在外地打工和当时疫情原因,我就在微信上与被告沟通和讲解法律,经过不懈的努力,被告同意给付拖欠原告五年的化肥款,并通过微信先转账给原告一部分,余额分期给付。解决了原告五年的心结。就这样一年下来我的微信里增加了很多既熟悉又陌生的好友,有时他们用微信留言或打电话请教我法律问题,或者关心的问候我无论工作多忙都要注意身体。
一名法律宣传者
为进一步做好民法典的宣传工作,2020年11月,我参加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法官讲堂》为全市法院民事法官解读民法典,12月应区委组织部邀请为区年轻干部宣讲民法典,在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颁布的前一天,我院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为当地社区居民群众宣讲民法典。我当时想民法典1260条,如果我逐条解读,时间来不及,后来我就将民法典新修改和新增加的亮点以举案例的形式向大家解读,虽然我不是名牌大学的专家教授,但我用举例的方式使得年轻干部和社区居民群众能达到粗浅的了解民法典。把每一个法条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举例,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让一个个法律条文不再冰冷、不再晦涩难懂,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民法典》的温暖,也为普法活动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值此本次学党史以来,我积极参与市中院开展的党史百年宣讲活动,我宣讲的主题是“秋收起义”。通过宣讲党史,让深深的感受到,没有共产党人一代一代的努力,哪有我们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史。
我一直坚持法官的综合素养,包括政治素养和道德素养。它是一个全面的素养。“法官能够坐在审判椅上,能够敲响法槌,首先应该是个大写的‘人’——对社会、对百姓要有情怀、有关爱之心,这样才能更加公正地对待每一起案件,让老百姓感受到公平正义。”“法官的形象,也不仅仅体现在庄严肃穆的法庭上,也要体现在细致入微的为民解难上。”法律是流动的艺术,法官正是这一艺术的载体和表现。法官必须要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和经验,要内心安静,而且充满对社会的关爱。同时,法官又要具备主持正义的勇气,这样才能让每一个案件得到公正的裁判,让社会正义得到彰显,真正做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各位领导,以上我的事迹,仅仅是我们法院众多法官的一个缩影,他们也同我一样,为了全区的营商环境和百姓的生活和谐稳定默默的工作着,奉献着,我们法院每年平均执结各类案件近3000件,而我们一线员额法官只有十几人,这样巨大的反比例,我们仍然能在区委和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很好的完成全年的工作和任务,是与每位法官加班加点的工作分不开的,在此,更要感谢区委和社会各界对我们法院的理解和支持。古人云:万夫一力,天下无敌,相信我们法院的明天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未来可期!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