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德志,1966年4月出生,党员,大学文化,任德志自1992年选调到我院,从书记员干起,自1994年12月被任命为代理审判员,2000年7月被任命为审判员、民事审判庭副庭长、2003年11月被任命为民事审判庭庭长、院审判委员会委员,一直在审判工作的第一线,先后荣获省办案标兵,市优秀法官,政法系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还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连续多年荣获优秀公务员称号。
几十年来,任德志勤勉敬业、恪守公正、细致严谨、廉洁自律,在基层法官岗位做出了突出贡献,并连续受到表扬和表彰,并将全部心思都用在法官工作上。
民事审判庭是解决最贴近、最实际、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最深的环节,今天就让我我们走进民事审判庭庭长任德志的一天。
任德志一天的工作开始了,上班打卡后,任庭长规划一天要完成的工作,和处理案子的案情情况,计划开庭排期、联系近期要开庭的当事人,认真阅卷、研究如何处理尚还没有办结的案件、已经开庭审理的案件如何更公正、更公平地审判,自2021年以来,现已经收案80余件,由于年初疫情的原因和案多人少的矛盾,虽然每周都在加班加点办案,但手头大量案件需要办结。
早上9:00,任庭长开始准备撰写上级交办的工作调研报告,由于该报告内容较多,数据也涉及全院,对此为了数据的准确和精准,任德志还特通过电话向法院的审管办负责人、达呼店派出法庭负责人、雅尔塞派出法庭负责人、档案管理员、办公室负责人询问数据情况,并请他们将数据发过来,综合大量数据来完成数据汇报。
早上10:00,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打来电话,让任庭长去诉讼服务大厅去领锦旗,本案当事人还现场向法院人员说明了心里对法院的的想法和感受。
本案中原告在使用的国有土地上种植了红小豆,长势良好,丰收在望,待要收割时,因天气条件等原因发生了洪水,将种植的红小豆部分淹没,造成了减产,洪水撤后因小豆减产与被告产生了纠纷,因为此案在审理上可能涉及鉴定,而鉴定本身就会产生一大笔鉴定费用,为了保护双方的实际利益和节约司法资源,法官从中做了大量的司法调解工作,最终任德志、翟峰法官通过释法平息了本次纠纷,原、被告庭外达成和解,和解后原告向法院递交了撤诉申请书,要求撤回起诉,本案复杂的案情通过法官耐心的释法解疑、从中做调解工作不仅让双方当事人满意,还达到了案结事了,还节省了大量的司法资源。
午休后,有当事人来向法院提交延期审理并要求再次开庭的申请书,本案虽然不是任德志法官主审的案件,但任德志作为民事审判庭的庭长担负起向当事人释法解疑的工作,释法解疑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案件审理的质量与效果, 通过法官对法律细致的解读,让当事人逐步地认识法律、感知法律、接受法律、理解法律、尊重法律,通过一件件案件的审理,把法律真正融入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法律在人民群众中生根发芽,让法律更加接地气。送走当事人后,回到办公室任德志接着伏案写判决书
下班后的任德志,几乎没多少时间陪伴家人,就开始伏案写白天已经开完庭的判决书,任德志有一个习惯,开庭结束的案件必须在短时间内写出判决书,即使需要加班到半夜该写的司法文件、裁判文书、汇报材料等也要及时完成,对此绝不敷衍了事,尤其是判决书往往经过几个小时的反复推敲才能写几页,即使再累这仅仅是任德志一年承办的上百个案件当中最普通的一个案件,但是对于当事人这样普通的一个案件可能会影响当事人的一生,对于法官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他还是一名优秀普法者,在民法典颁布之际,他组织全院民事审判干警学习民法典,在“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他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了解司法需求,结合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常见的矛盾纠纷,制定个性化、特色化“法律套餐”。结合通俗易懂的案例,围绕婚姻家庭、遗产继承、侵权损害、借贷纠纷、案件执行等居民普遍关心关注的问题开展普法讲座,并虚心听取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将司法为民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具体工作成效中,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提升司法公信力。
长年累月,高强度的工作给任德志庭长身体带来了很多劳损,现在由于长时间加班加点超负荷的工作,加上打各种材料、判决文书都是任德志自己亲自打,现在办公坐时间长就会腰疼、悲痛、颈椎痛,但是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他不断告诉自己,只有自己认认真真做好了工作,才对得起法官这个职业。